本報通訊員 黃卉 吳蔣寧靈 本報記者 楊茜
  “怎麼這麼不小心?這麼大年紀了,大晚上就不要出去了,現在弄成這樣!”前不久,家住大學路新村的72歲的高奶奶在下樓梯的時候,沒註意崴了一下腳,結果右腳踝腫得很大,幸好沒有傷到骨頭。看著老母親躺在床上靜養,女兒陳女士又是心疼又是責怪。
  “這種天氣,垃圾放在家裡容易生蟲子,所以晚上7點多我去扔垃圾。都怪我自己不小心。”高奶奶沒有解釋太多。
  但是住在那裡的鄰居都知道,這要怪常年不亮的樓道燈。
  樓道燈多年不亮
  其實是因為有用戶不交電費
  因為是老小區,住在大學路新村的老年人很多。“這個樓道燈一直不亮,我們晚上活動很不方便。”這幾乎是單元里所有老人的苦水。
  即使對年輕人來說也不方便。徐小姐租住在這裡已經3年了,從來沒有見過樓道燈亮過。“我每天下班都很晚,看到黑乎乎的樓道,心裡很慌。”徐小姐每天晚上一到樓道口,就拿出手機,打開照明。如果哪天手機沒電,只能摸黑上樓。“摸黑也就算了。就怕有壞人藏在樓道里,萬一齣個什麼事情,都不敢想。”
  小營街道城管科科長徐曉峰說,一開始大家都以為樓道燈不亮,是因為線路老舊,但經過檢查,發現樓道燈的通電裝置與線路完好,問題出在少數住戶不願意繳納電費上。
  “經過我們分析,居民不願交樓道燈電費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沒人收費,二是有些居民不需要樓道燈,三是出租戶較多,流動性大。”徐曉峰說。
  剛上一年級的小女孩童童
  第一個為樓道燈公益箱點贊
  為瞭解決此事,街道城管科與大學路社區聯繫,決定在大學路新村開展樓道燈公益試點活動,爭取更多居民住戶的配合——只見一個個“樓道燈公益箱”出現在每個單元樓門口,居民可以自願掏電費,籌集公益金,讓樓道燈亮起來。
  “這是一個服務所有人的項目,希望得到樓道里居民的認可。只要大家出一點力,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徐曉峰說。
  “奶奶,這邊有個公益箱,我們投點錢進去吧。”第一個將錢投進公益箱的是小女孩童童,這個剛上一年級的小姑娘,從自己的零錢袋里摸出2元錢,踮著腳尖想要投進去,可是夠不到箱子口。身邊的奶奶笑著從她手裡接過錢,連同自己的10元,一起放進了公益箱里。
  “樓道燈要是不亮的話,晚上很多爺爺奶奶上下樓就不方便,而且樓道里黑漆漆的,我們小朋友也不敢下去玩。”可愛的童童希望公益箱里的錢慢慢變多。
  “其實也沒多少錢,但是卻能讓樓道亮起來,這是好事。”一位不願多說的先生也往公益箱里塞了10元。
  公益箱里的愛心款完全透明化
  每月都會統計總額並公示
  考慮到有些居民可能會對公益捐款的去向有所懷疑,因此,小營街道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每月都會對公益箱里的捐款進行統計及公示,做到公開化、透明化。
  愛心款都是一點一滴的積累。公益箱內大多是幾元,甚至有的是幾角的硬幣。短短十來天時間,公益箱里已經籌集到公益款50多元。“可以向電力局繳納公共電費,讓樓道真正亮起來了。”徐曉峰想想就很高興。
  他表示,希望用這種方式帶動全街道“樓道亮燈”工程,倡導人人爭做“光明使者”,將樓道照明這個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難的好事辦好,讓樓道燈照亮家家戶戶。
  (原標題:小小公益箱,重新點亮了樓道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ndpzmlhwkcc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